欢迎您访问欧宝娱乐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欧宝平台下载地址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4-01-18 09:32:06 作者: 欧宝手机app下载 来源:欧宝平台下载地址

  

  基础设施建设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引领性产业。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习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这为新发展阶段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建设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有利于拉动有效投资、挖掘内需潜力、促进产业升级,而且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就业、增强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能力。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70余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基础设施规模扩大、技术水准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显现,长期存在的供需矛盾得到缓解,许多领域的瓶颈制约得到消除。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一方面,实现了规模化、网络化发展。我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加快建设,“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市”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加快形成,现代化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加快构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约528万公里,公路密度约55公里/百平方公里;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5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8万公里;境内运输机场达到248个。同时,我国现代信息通信体系逐渐完备,能源领域和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

  另一方面,服务能力与水平持续增强。我国铁路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货运周转量、运输密度均居世界第一位。以国家高速公路为主体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覆盖了98.8%的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连接了全国约88%的县级行政区和约95%的人口。航空服务网络覆盖全国92%的地级行政单元、88%的人口、93%的经济总量。2021年,我国平均每天有超过6.9万艘次船舶进出港,飞机起降2.68万架次,快件处理接近3亿件。

  与此同时,我国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在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部分领域发展水平跃居世界前列。

  我国已确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更加高的要求。需要看到,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还面临不少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欠账”,无论从量上看,还是从质上看,我们与发达国家都存在差距。基础设施发展总体上比较粗放,系统性、联通性、协同性还不够强,综合程度较低,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尚未形成统一规划、分工衔接与功能互补的良性关系。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尚不合理,过剩与短缺并存,重硬件轻软件、重干轻支、重客轻货等现象依然存在。空间布局尚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边远地区基础设施的可获得性和服务均等化有待加强。一些重要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不够,精细化、系统性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有待增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蒸蒸日上,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产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竞争慢慢的变成了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还要看到,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我们国家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间断地积累,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趋势要求逐步提升基础设施的绿色发展水平,人口结构变化、消费趋势变化等促使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这些都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我们需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整体协同,精准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调动全社会力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基础设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保障能力,在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全过程体现人民诉求、满足人民需要,让人民充分享受到基础设施发展的成果。

  一是要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在科学规划方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全生命周期,统筹增量和存量、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功能配置、规模结构,创新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更新等各环节。在适度超前方面,要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实现相互连通、共建共享、协调联动。

  二是要完善体系、优化结构。需统筹点线面网、城市农村、东中西、沿海内地、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国内与国际等,既要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结构失衡,又要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补短板,着力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质量和运行效率,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特别是要加强运用新科技、满足新需求、促进新消费、创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要促进协同、融合发展。要实现多轮驱动,发挥政府和市场、中央和地方、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多方面作用,分层分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的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牵引作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正确地处理基础设施之间的替代、互补、协调关系,强化资源共享、空间共用、相互连通。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切实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四是要实现绿色智能、安全可靠。需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加快形成适应智能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统筹协调各领域、各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同时推动基础设施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发展。需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关键核心研发技术,提升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水平。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推出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务实举措,提升基础设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魏际刚)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上一篇:基础设施建设

下一篇: 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之基

首页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宝娱乐  版权所有  

0551-65326529

  
0551-65326529